来源: 崇川区卫健委
发布时间: 2023-11-26
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中] [大]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发布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拟命名名单,崇川区作为南通市唯一入选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途径与方法。区委区政府将医养结合工程列为全区基础提质主攻行动的重要内容,有机融合医疗服务与养老保障,着力构建“医、养、护、康”一体化的全程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一、突出重点,在“统”字上下功夫
一是突出政策扶持。鼓励社区建老年护理站,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护理站纳入基本照护保险协议管理范围。出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备案管理政策,内设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审批与行政登记“两证合一”。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医疗机构,可直接备案养老机构。
二是突出经费保障。逐年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算,今年人均达110元。将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服务等与项目考核经费挂钩。增加医疗机构护理型床位一次性补贴金额。提高护理院医护人员薪酬,按职称等级每月给予岗位补贴,最高1000元/月。对于符合标准并正常运营的社区护理站,将给予一次性补贴5万元/家。
三是突出硬件配套。全面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工作室、社区护理站的硬件建设,促进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工作室、居家养老服务站、养老机构、为老服务社会组织五方资源配合的“一体五翼”格局。
二、多措并举,在“融”字上做文章
一是上门服务温暖人心。全区128个家庭医生团队,共签约失能、半失能老人等重点人群30.7万,签约服务率达92.65%。经评估,家庭医生团队可提供慢病随访、用药指导、康复护理等上门服务,全年累计上门服务13.9万人次。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提供上门检验检测、一般治疗、临床护理等服务,全年累计开设300余张。
二是社区服务打造亮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通老年人优先挂号、就医绿色通道。在全省首创“家庭病床+延续护理”服务,为脑卒中、颅脑外伤等患者打造“医院-社区-居家”诊疗和康复闭环,累计服务2500余人次。建成全市首家真正嵌入到社区医养结合公共服务平台的医疗服务载体——濠东小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是社会服务填补空白。鼓励社会机构和民营力量参与,积极探索构建“机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市北护理院作为市区首家公建民营护理院,打造嵌入式一站综合服务型养老设施——长者驿家,在做好院内护理的同时承接3个街道20多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以民为本,在“深”字上见实效
一是机制进一步健全。采取量化绩效考核制度,特别是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量化考核。开展家庭医生工作室、家庭医生星级评比,全区获评省级家庭医生工作室5家。在全系统遴选省级优秀基层骨卫生骨干人才,年度考核合格后,兑现奖励。完善编外人员薪酬管理办法,提高编外人员待遇。与高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实现校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共赢。
二是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大招引,组织培训,不断充实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队伍,通过医联体合作,推动市级医院专家下沉与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组成专业化的家庭医生团队。政策支持,专业引领,不断提升社会养老机构医护队伍,常青乐龄护理院李楠楠当选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省劳模等多项称号。
三是服务进一步优化。利用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智能外呼服务平台、全量医学影像数据共享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助推医养结合快速发展。组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定期开展健康宣教。组建义工队伍,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助餐等照护服务。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优化老人就医环境,更好地满足老人健康需求,全区共有老年友善合格单位25家、优秀单位12家。
接下来,崇川区将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保障,做亮养老服务品牌,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全力打造既“老有所依”又“老有所医”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区!